满装圆柱滚子轴承温度过高怎么办?
- 发表时间:2019-12-13
- 来源:进口轴承
应用在机械设备中的的轴承温度过高,如“发烧”的不正常情况,是机械设备常见且危害常见的故障,原因不明,处理不当,往往会事倍功半,满装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检修成本,甚至会造成轴承烧坏现象,轴承配合种类的选取,应根据轴承的类型和尺寸、载荷的大小和方向以及载荷的性质等来决定。正确选择的轴承配合应保证轴承正常运转,防止内圈与轴、外圈与外壳孔在工作时发生相对转动。一般地说,当工作载荷的方向不变时,转动圈要比不动圈有更紧一些的配合,因为转动圈承受旋转的载荷,而不动圈承受局部的载荷。当转速愈高、载荷愈大和振动愈强烈时,则应选用愈紧的配合。当轴承安装于薄壁外壳或空心轴上时,也应采用较紧的配合。
但是过紧的配合是不利的,这时可能因内外圈的弹性膨胀和外圈的收缩而使轴承内部的游隙减小甚至完全消失,也可能由于相配合的轴和座孔表面的不规则形状或不均匀的刚性而导致轴承内外圈不规则的变形,这些都将会破坏轴承的正常工作。
过紧的配合还会使装拆困难,尤其对于重型机械,随着现代高精度磨床,高精度车床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根据切削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工作参数,使轴承在加工过程中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也能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及轴承的噪音。具有自诊断、自修复功能,在整个工作状态中,系统随时对CNC系统本身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进行自诊断、检查。一旦出现故障时,立即采用停机等措施,并进行故障报警,提示发生故障的部位、原因等。还可以自动使故障模块脱机,而接通备用模块,以确保无人化工作环境的要求。为实现更高的故障诊断要求,其发展趋势是采用人工智能专家诊断系统。
目前CAD/CAM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已得到较多的应用,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是利用CAD绘制的零件加工图样,再经计算机内的刀具轨迹数据进行计算和后置处理,CAM系统编程的最大区别是其编程所需的加工工艺参数不必由人工参与,直接从系统内的CAPP数据库获得,速度和精度是高精度数控磨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数控系统采用位数、频率更高的处理器,以提高系统的基本运算速度。同时,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多微处理器结构,以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即提高插补运算的速度和精度,使轴承内外圈误差大大减小,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加工精度。
- 2019-12-13怎么判断轴承是否可用
- 2019-12-13微型轴承的选择、保养和检修
- 2020-12-31平面推力球轴承故障处理和排除措施
- 2019-12-13轴承游隙的测量和选择
- 2019-12-13滚动轴承的特点
- 2019-12-13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
滚针轴承
IKO冲压外圈型滚针轴承使用特殊薄钢板经精密冲压加工并渗碳淬火的冲压外圈,故其是滚针轴承中截面高度小,轻量而且额定负载大的轴承。 -
调心滚子轴承
调心滚子轴承,如图所示,有高负荷容量设计的EA型,C型,CD型,CA型。设计上, EA型,C型,CD型 为冲压保持架, CA型为铜合金车制保持架。EA 型轴承具有高负荷容量,低转矩的特长。 -
完全分离式轴承
完全分离式轴承(剖分轴承),安装时不需移动周边设备或机器。安装成本低,更换方便。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对轴的加工要求低,轴不需要车倒角、台阶不需要经过硬化处理轴加工成本低卓越的密封件,轴承箱与轴承座可在任何方向360度转动。 -
滚针轴承
NTN滚针轴承(needle bearing)是带圆柱滚子的滚子轴承,相对其直径,滚子既细又长。这种滚子称为滚针。尽管具有较小的截面,轴承仍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滚针轴承装有细而长的滚子(滚子直径D≤5mm,L/D≥2.5,L为滚子长度),因此径向结构紧凑,其内径尺寸和载荷能力与其它类型轴承相同时,外径最小,特别适用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构。 -
圆柱滚子轴承
滚动体与套圈挡边摩擦小,适于高速旋转。根据套圈有无挡边,可以分有NU、NJ、NUP、N、NF等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及NNU、NN等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该轴承是内圈、外圈可分离的结构。内圈或外圈无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内圈和外圈可以向轴向作相对移动,所以可以作为自由端轴承使用。在内圈和外圈的某一侧有双挡边,另一侧的套圈有单个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一个方向轴向负荷。一般使用钢板冲压保持架,或铜合金车制实体保持架。但也有一部分使用聚酰胺成形保持架。 -
关节轴承
IKO杆端关节轴承是小体积却能同时承受大径向负荷和双向轴向负荷的自动调心型关节轴承。此款轴承按滑动的种类可分为嵌入型、压铸型及不加油式。 -
圆锥滚子轴承
SKF圆锥滚子轴承,可以分离,由内圈与滚子、保持架一起组成的组件和外圈可以分别安装。 -
橡胶油封
CR率先发展特定配方的可硫化橡胶(合成橡胶)用于高品质密封材料。这一发展带动了生产工艺、新密封技术的革新,并扩展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